首页 资讯 正文

《先声》抵疆: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,共筑家国情怀

体育正文 202 0

《先声》抵疆: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,共筑家国情怀

《先声》抵疆: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,共筑家国情怀

7月3日下午,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(dǎngwěi)宣传部(xuānchuánbù)和(hé)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,中共塔城地委宣传部、辽宁省援疆(yuánjiāng)前方指挥部参与实施的2025年援疆省市精品舞台剧目展演活动,沈阳杂技团杂技剧《先声》在乌鲁木齐大剧院成功上演。 大型杂技剧《先声》。张淑琴摄(shè) 《先声》是以“九一八”事变为背景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杂技剧,重现了(le)沈阳(shěnyáng)一户普通人家(pǔtōngrénjiā)在“九一八事变”前后的历史遭遇,生动展现了东北人民在民族危亡关头,同仇敌忾、奋起(fènqǐ)反抗的英勇(yīngyǒng)形象,重温了那段气势恢宏的抗战历程。在整部杂技剧中,东北文化元素结合了跌宕的剧情,以及出色的声、光、电的配合,让观众宛如身临(shēnlín)那战火纷飞的年代。 从白山黑水(báishānhēishuǐ)到丝路明珠,此次(cǐcì)杂技剧演出为文化润疆工作的推进注入了(le)新动能,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,同时也(yě)传播了红色文化。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(jì)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此剧在乌鲁木齐演出,有助于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弘扬抗战精神。 杂技剧剧照。张淑琴(zhāngshūqín)摄 “《先声》的亮点在于它深度挖掘了杂技艺术的潜力,将高难度的杂技技巧与深刻的主题思想相融合。我们始终坚守杂技艺术的传统精髓,并将现代舞台技术与传统杂技相结合,实现‘技’与‘艺’的完美交融,同时(tóngshí)也注重挖掘和传承红色文化。”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(fùjúzhǎng)王明(wángmíng)鑫接受采访时表示(biǎoshì)。同时在剧中,杂技演员们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技艺,更通过(tōngguò)肢体语言讲述了引人入胜的故事,传递(chuándì)积极向上的价值观(jiàzhíguān)。 沈阳市(shěnyángshì)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、副局长王明(wángmíng)鑫接受采访。张淑琴摄 王小英的扮演者商宇晴表示:“在整部杂技剧中,对我来说最大(zuìdà)的难点是,一方面,我需要(xūyào)在网子上完成高难度的杂技技巧(jìqiǎo),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精准到位,容不得半点差错,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表演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我要将王小英身上不畏艰险的爱国情怀进行精准细腻的情感(qínggǎn)表达(biǎodá),这一点是不同于普通杂技表演的” 王小英扮演者商宇晴接受(jiēshòu)采访。张淑琴摄 舞台上舞狮,高跷,腾空飞杠等30余个杂技与魔术节目打碎重组,40场布景转换串联。不仅有(yǒu)杂技演员的绝活演绎,更有北大营的枪声,沈阳(shěnyáng)警察的抵抗,中共(zhōnggòng)满洲(mǎnzhōu)省委的宣言,东北人民的怒吼,义勇军的冲锋,它们是同胞们热血(rèxuè)的声音,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热血超燃与时代共鸣的英雄篇章。 杂技剧剧照。张淑琴摄(shè) 演出结束后,现场(xiànchǎng)的观众表示:“走出剧场,看到万家灯火。再回想起剧中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我想,静谧和平的生活,就是《先声》最好的彩蛋。此外,背景音乐(bèijǐngyīnyuè)《松花江上(shàng)》一经响起,那种悲愤(bēifèn)、凄凉的情绪瞬间就出来了,和剧情、杂技表演相得益彰 。” 据悉,杂技剧《先声》在继(jì)乌鲁木齐大剧院演出之后,还会到北京进行演出,后续也将会赴川(chuān)渝参加中国艺术节,去冲击国家(guójiā)文化大奖。中国日报记者毛卫华|张淑琴
《先声》抵疆:从白山黑水到丝路明珠,共筑家国情怀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